小宝宝通常会在出生后十个小时内首次排出粪便,即胎便。一般胎便2-3天可以排干净。但也有一些宝宝,出生两三天了都还没拉第一次“粑粑”或拉出很少,之后也是好几天甚至一两周才排便一次。
先天性巨结肠又称“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”或“赫什朋病”。是由于病变肠段神经节细胞缺失,导致肠管持续痉挛、粪便无法往下推进而淤滞在近端结肠,使该肠管肥厚、扩张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道先天发育畸形,多见于新生儿。据报道,其发生率为1/2000-1/5000。一旦确诊是巨结肠时,通常需要尽快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的肠段,以恢复正常肠蠕动来恢复排便。孩子长期腹胀厉害时,也会影响食欲,胃口差了,会影响其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导致小儿发育迟缓、消瘦。
(1)超短段型:病变局限于直肠远端,临床表现为内括约肌失弛缓状态,新生儿期狭窄段在耻尾线以下。
(2)短段型:病变位于直肠近,中段,相当于第2骶椎以下,距肛门距离不超过6cm。
(3)常见型:无神经节细胞区自肛门开始向上延至第1骶椎以上,距肛门约9cm,病变位于直肠近端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,甚至达乙状结肠远端。
(4)长段型:病变延至乙状结肠或降结肠。
(5)全结肠型:病变波及全部结肠及回肠,距回盲瓣30cm以内。
(6)全肠型:病变波及全部结肠及回肠,距回盲瓣30cm以上,甚至累及十二指肠。
此方法的目的是用各种方法达到每天或隔天排便1次,解除低位肠梗阻症状。但是,由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症状顽固,使用单一方法不久后就会失效,往往需要多种方法交替或联合使用。即使如此,有时也很难维持正常排便。
1、口服润滑剂或缓泻剂:如石蜡油、酚酞(果导片)、番泻叶、大黄等。
2、塞肛:用开塞露或甘油栓塞肛,每天或隔天1次。
3、灌肠:0.9%盐水灌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。灌肠时必须注意盐水用量及排出情况,如盐水灌入后不能排出,需注入甘油、50%硫酸镁液,待大便软化后再次灌洗,应注意小肠炎的发生,如有腹胀、发热、水泻等症状时应及时住院。
4、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:自1972年起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对近200例短段型巨结肠应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1、结肠造瘘术:国外学者多主张确诊后立即造瘘,国内除病情危重且高度肠梗阻,一般状况恶劣,为抢救生命时,很少做肠造瘘术。但近来有观点认为,对于梗阻时间久,扩张肠段已波及至升结肠及回盲部的患儿,主张先行造瘘术,使部分扩张的结肠能基本恢复正常,从而减少了结肠的切除范围,避免患儿术后的营养不良及发育阻碍等多方面问题。其造瘘部位一般多主张在乙状结肠神经节细胞正常肠段,因该段造瘘可以保留最大的结肠吸收范围,而且第2次根治手术时,关瘘与根治术可一次完成。如长段型不能行乙状结肠造瘘,而行横结肠造瘘时,其部位应在结肠肝曲部位,这样可以避免损伤脾曲,不致影响根治手术拖出结肠的长度。无论在何处造瘘,其瘘口必须有正常的神经节细胞,否则术后仍不能排便,症状也不能缓解。
2、巨结肠根治手术:在诊断明确后,充分做好术前准备,排空肠腔内潴留的大便,1~2次/d。盐水灌肠同时口服缓泻药物,改善患儿全身营养状况,常规肠道准备。争取早日施行根治性手术。
一般,如果宝宝在出生后48小时内无胎便或仅有少量胎便排出;或出生后有顽固性便秘,3-7天甚至一两周才排便一次,严重的甚至不灌肠就无法自主排便;体检可见腹胀如蛙腹,腹部可触及质硬粪块,则有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,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。
爸妈们也不必因为孩子两三天没拉“粑粑”就紧张得不得了。有些孩子,尤其是母乳喂养,有时也会两三天不解大便,如果孩子吃奶好,腹部不胀,大便性状无异常,则不必过分担心。
另外,除了留意孩子的排便频率,也需密切关注孩子的其他情况:如第一次排便的情况,大便的性状,是否伴有腹胀、呕吐、胃纳差等情况,并将这些情况尽可能详细地提供给医生作为参考。
电话全程免费,可以放心接听!
预约咨询
微信扫一扫
400-080-8850